那年,张奎在逃亡前写下了一封紧急求救信。他派了一名信使,将信送到朝歌城。信使经过了长途跋涉,终于把信交给了微子启。微子启是纣王的叔叔,朝中的重要大臣,身居高位,掌管政务,他有权查看信件内容。
当微子启读完张奎的求救信后,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。知道事情严重,他急忙赶往鹿台,准备将此事报告给纣王。当时,纣王正在鹿台上观看美人跳舞,心情愉快。正当纣王正陶醉在舞蹈中时,侍卫来报,说有急事找他。纣王听说是亲叔叔微子启来访,虽然不悦,但还是决定接见。
微子启将张奎的信交给了纣王。纣王看完信后,勃然大怒,表示要亲自率军征讨,平定西岐的叛乱。
很多人没有读过原著,认为纣王只是个酒囊饭袋、好色贪财的二世祖。电视中的纣王形象常常是这类恶劣的描述。但高石溪认为,完全不应该如此评价纣王。其实,在女娲宫事件发生之前,纣王是个聪明勇敢的君主,身体强健,甚至能单手托起房梁。他的能力在当时是非常出众的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由于昊天上帝想选拔人才,即通过世界大战来挑选战斗力强的打手,纣王成为了这个计划中的最大阻碍。昊天上帝、元始天尊、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四大圣人密谋发动了封神榜计划——其实就是以“选拔神仙”为名,实则为削弱纣王的权力。
封神榜的计划是让世界发生动乱,制造战乱和百姓的苦难,以此为名恢复所谓的“世界和平”。换句话说,圣人们通过这场战争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。历史上,许多朝代被后来的王朝恶意抹黑,这是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,失落的朝代常常会被描绘成贪婪、暴虐的统治者。
实际上,像秦朝、隋朝这样迅速崛起又短命的王朝,常常在后来的历史书中被恶意丑化,而那些长时间统治的王朝,如商、周、汉、唐等,则多被美化。因为每个朝代的官方历史,几乎都充斥着对前朝的批评和丑化。历史的真实面貌,远不如我们课本中所看到的那样简单和单一。
回到纣王的问题,很多人疑惑,为什么纣王在登基七年后才会被商容建议去女娲宫进香?这其中有深刻的政治原因。商容很清楚,一旦闻仲还在朝中,纣王去进香的计划就会受到阻碍,因为闻仲在朝中地位高,足以挑战纣王的决定。女娲宫的影响力非常大,而女娲作为圣人,地位与纣王并列,虽然她是圣人,但也不能直接干涉纣王的政务。
历史学者也指出,纣王其实具有成为圣人的潜力。他在任内有着巨大的功德,按理说,若没有封神榜的出现,他是有机会凭借积累的功德成为一位圣人的。只是在去女娲宫之前,他所写的诗却引起了风波,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。虽然诗的内容本身并没有问题,但纣王的身份让他写这首诗变得格外敏感。
换个角度看,这就像有钱人写下一笔大奖得主名单,这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简单的事情,但若是马云等超级富豪去做这件事,就会显得不合时宜。因此,纣王写诗被认为是过于炫耀了自己的神力,这才引起了女娲的不满。
更为关键的是,在女娲宫进香的过程中,纣王遭遇了黑气的干扰,这种干扰背后隐藏着强大的圣人级力量。谁敢在女娲的地盘上撒野?这暗示着,有人利用超凡的力量来干扰纣王的决策,进一步加剧了纣王的困境。
事实上,封神榜的阴谋其实就是一场偷取人类气运的游戏。四大圣人通过策划封神榜,企图通过战争和信仰的操控,实现他们对世界的主导权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纣王,作为最后一位真正的人王,成为了这一切计划的最大牺牲品。
最终,纣王的命运是被操控和戏弄的。他并非一无是处,而是陷入了更大的权力斗争和利益游戏中。在封神榜的背后,不仅有对他个人的打压,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影响。而纣王的悲剧,正是封神榜计划成功的代价。
总的来说,封神榜并非简单的神话故事,而是一场极具深意的权力游戏,涉及了圣人、神仙、政治和信仰的复杂交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